团市委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:12355  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热线:12338
服务热线:0373-3592900
团市委青少年维权与心理热线:12355
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热线:12338
心理援助QQ:211371588 邮箱 xlyz110@qq.com
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洪门社区北区北门东侧二楼( 市内乘55路华北石油局下车) 邮编:453003

徐凯文: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不能不关注

更新于 2023-08-04 11:02:20 | 浏览次数 224

核心导读:



从业26年,心理学博士、心理咨询师徐凯文接触过太多少年儿童及其家庭。



他认为: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,恐怕已经到了最近几十年来最糟糕的时候!



在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,青少年在学业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。



人人都在抱怨“内卷”,但青少年们被迫“卷”的程度却依旧越来越高。到底有谁能看到TA们,帮助TA们?



640.jpg



大家好,我是徐凯文,是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,也是一个精神科大夫。



我过去的几十年一直从事心理健康的工作,尤其是在北大工作的12年,主要为北大的学生做心理干预。我来说一些基本的数据。



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国民健康心理调查,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4.7%,(我国)1/4的孩子有抑郁症状。



国家卫健委做的流行病学调查,17.5%的儿童、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。南京脑科医院做的研究显示,全国中学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发生率高达27%。



这些数据说明,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侵袭青少年群体,已经不是个别问题,比例已达1/4甚至更高,出现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

640 (1).jpg

640.png



池塘的水坏掉了

鱼怎么长都会出问题!



我的一个基本观点:这个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。每个家庭都有孩子,孩子都是我们最重要的人。



打个比方,2015年的时候,全国的雾霾都很严重,雾霾会直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率飙升。



昨天看到一个文献,雾霾PM2.5的平均浓度增加10%,食道癌的发生率就增加18%。



所以如果说不把雾霾治理好,单靠医生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显然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


我从业26年以来,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,这不是靠增加心理科医生能够解决的,这是杯水车薪的状况。



当一个池塘里的水出了问题,池塘里的鱼再怎么长都可能出问题。



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有感触,现在的孩子确实不快乐。现在,青少年教育出现一个怪现象:虽然我们可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,但孩子们好像越来越不快乐。



孩子们的分数越来越高,但是他们的学习动力越来越低,他们的创造力越来越差。



我在北大上课的时候,觉得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安静,学生越来越善于写笔记,写的作业也越来越漂亮,但是很少看到独特的见解,和挑战老师、挑战权威的勇气。



我就说一个我经历过的一个很典型的事情。前两年,我在北大开了一门课叫《心理创伤治疗》,学生会有两周试听时间。



两周后有个学生来问我,他说:“徐老师我觉得你的课特别有收获,讲得特别好,知识面很广,因为讲到人类的历史创伤。”



我说,“我很欢迎你来选这个课。”



但他接下来的问题让我很生气。



他说:“徐老师你这门课给分高吗?我最后的成绩很重要,如果你给分不高的话,我就不选你这门课了,因为这会影响我的绩点。”



我生气的原因是,难道你到最好的大学里,你能够听最好的老师的课,收获得最好的东西不重要,重要的只是那个分数吗?



分数是最不重要的东西,但为什么孩子把学习成绩看得如此之重,这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。



我们的学习条件越来越好,但是孩子的厌学越来越普遍。



以海淀家长为例,海淀可以说是全国教育最领先的一个区,我们竭尽所能耗尽家财为孩子买学区房、参加昂贵的补习班。



但是孩子反感、拒绝,甚至和父母反目成仇。父母越努力,亲子关系越差。



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和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、校长、老师做了十多场的座谈,近百场的访谈,我做了至少上万个小时、几千个孩子的心理咨询。



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我发现孩子越来越苦、老师越来越累、家长越来越焦虑。



你怎么努力孩子都不配合,满盘皆输的局面。我们还处在更加“内卷”、更加内耗的状态。

640 (2).jpg



640 (1).png

学习压力太大

越来越多孩子躺平不干了!



现在的孩子学业苦、学业累,作业多。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,全社会都非常焦虑。



从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角度来观察,我们现在都有广泛性焦虑,都有一些杞人忧天,都有对没有发生的事情的过度的担心。



我们总怕孩子一招不慎,满盘皆输,人生就会毁掉。



现在中考比高考压力还要大,中考要分流,如果孩子不能上高中人生就毁掉了。



孩子们觉得活着没有快乐,因为他没有时间快乐,甚至觉得人生无意义,他的所有时间都让给了学习、作业、考试。



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躺平不干了。



我女儿高三,前天她哭了一场,一模出来成绩不够理想,跟好朋友相比,我女儿进步不大。昨天晚上我跟她谈到12点。



我想提问家长这样三个问题——



我们对自己亲骨肉的爱,会不会因为她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因此少一分?



你能够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吗?



我们能接受孩子学历没我高、成绩没我好、挣钱没我多,他们这代人不如我们吗?



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,如果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,可以上清北,我愿意跟他反目成仇,你愿意吗?



我相信大家不愿意。但是心理咨询中,我发现,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,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。


640 (3).jpg

640 (4).png


今天的孩子已经变了

父母却还没跟上



我特别想跟大家讲的是家长“刻舟求剑”。这个“刻舟求剑”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?



刚才提到,我们能不能接受孩子不如我们,但你要理解怎么叫“不如”,是一定学历比你高、学习成绩比你好、挣钱比你多,才是一代胜过一代吗?



我的一个基本的观察,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凭自己的努力,从农村、城市考进大学,上了名校,甚至于读了博士。



最后我们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和事业,我们收入也不错,对自己的人生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


然后我们就有了想法,希望我们的孩子复制我们的成功,但人生可以被复制吗?时代已经发生了剧变。



曾经有过一个来访者,是一个高中女孩,她曾两次到学校楼顶,很危险。我们把她救下来以后,做了一次家庭咨询。



他们一家人刚坐下来就开始吵架,内容是,什么是幸福?



60后的父母是北京某高校教授,他们的回答是:吃得饱、穿得暖,人生就很幸福。



孩子一听这个话就急了。



“怪不得你们觉得我身在福中不知福,原来你们觉得吃得饱、穿得暖就应该开心了,我一点都没为此开心过!”



因为她从来没有失去过,没有缺乏过这些东西。



她说,“我的幸福很简单,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,我希望能够跟父母平等尊重地对话。”



她说完后,她父母也急了,说:”我们怎么对你不平等、不尊重、不民主?我们民主得要命,我们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做决定,还要怎样?”



孩子一句话就把父母怼了回去,让父母哑口无言,她说:“你们让我做决定,但是如果我的想法跟你们的不符合,你们一定会说服我接受你们的说法。”



“所以你们都是假民主,我早就知道这一点了。”



“所以我每次都是猜你们想什么答案我就给你们,但是这不是我的决定,也不是我的生命,不是我的生活。”



亲子发生冲突的时候,父母最委屈的是什么?



“我给他设计的是最好的道路,我给了他最好的东西,为什么他就不肯要?为什么他就要犯那个错误,去尝试那个错误?”



我是这样回答家长的:年轻最大的资本是可以犯错误,你就让他错一次,他无非就是想做这件事情,也许你觉得这不是最好的选择,但这是他的选择。



我宁可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选择,而不是别人给我安排的最好的选择。你越是安排得多,越是控制得多,他越反感,越觉得这不是我的生命,也不是我的生活,我可以随时不要它。



一个人要有很多支撑自己的东西,除了学习成绩以外,人际关系、体育、劳动、朋友,这都是人生巨大的财富。



假如所有这些东西都不重要,重要的只是分数,我们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。



为什么孩子会“空心”?因为觉得人生无价值、无意义。因为我们没有给到孩子最美好的东西,他们甚至因此自我否定、自我贬低。


640 (5).jpg


640 (3).png


当代青少年心理病的

破解之道



我觉得这个影响到每个家庭每个人,所以我们要用治理雾霾的决心和思想,来治理教育病态环境。



学习不能讲竞争。这句话是中国教育学会的名誉会长、北师大的顾明远先生说的,令我非常受益。



我们现在过度的竞争,失去对教育的初心,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,是为了掌握知识,而不是为了最后的学习成绩。学习只为考试,最后一定会厌学。



减轻孩子压力,先处理家长焦虑。临床中发现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焦虑,家长把焦虑传递给孩子,是孩子出现问题最重要的原因。



我总结一下,家长不该做什么。



第一,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给孩子。



第二,不要让孩子卷入夫妻关系问题。如果夫妻关系有分歧你们自己解决,不要让孩子当夹心饼干。



第三,不要只给钱不给爱。



第四,不要过度保护、宠溺孩子,破坏规则。



第五,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。



父母一定要做的:



第一,陪伴孩子成长,享受父母的角色。



第二,我们的财富是为了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,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力,和对学习、对生命的热情,而不是学习成绩。



我们往往因为学习成绩结果把孩子逼出焦虑症、抑郁症来,但最重要的是他一生对学习的热情、对生命的热爱和创造力。



现在ChatGPT很流行,我们人类会不会被AI替代?我也跟很多一流的专家讨论过。



你知道人类最不可能被替代的就是“无中生有的创造”。一定要培养孩子们感恩和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,而不要被成绩摧毁。



第三,倾听孩子。既有教育和规则,也有理解和尊重,要理解他们的世界跟我们差得很多,所以要倾听孩子。



最后,行为世范,身体力行。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老师曾经下过这样的论断,现在的高校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用儒家文化来讲就是“小人”。



因为我们没有把孩子培养成“君子”,我想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文化认同的君子。

摘自网络 
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。版权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


0pnAZvBaX_6BSt_看图王.png







分享到:
版权所有:新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洪门社区北区北门东侧二楼
电话:0373-3592900; 网址:http://www.psyxx.net/

豫ICP备2021021230号-1